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60問 1.開展黨的群眾路線的總要求? 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 2.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的“四風”包括哪些內容? 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要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3.“四風”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 答:“四風”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精神懈??;貪圖名利,弄虛作假,不求實效;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負責任;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 4.“照鏡子”的含義是什么? 答:“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 5.“正衣冠”的含義是什么? 答:“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于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yǎng)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 6.如何理解“洗洗澡”? 答:“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fā)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 7.“治治病”的含義是什么? 答:“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區(qū)別情況、對癥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8.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 9.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是什么? 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和執(zhí)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10.開展黨的群眾路線的指導思想? 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 11.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答:(1)堅持正面教育為主;(2)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3)堅持講求實效;(4)堅持分類指導;(5)堅持領導帶頭。 12.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目標任務有哪些? 答:(1)要嚴格落實為民務實清廉要求;(2)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3)要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 1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點是什么? 答: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 14.群眾觀點是指什么? 答:是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出發(fā)點。無產階級政黨必須堅持群眾觀點,正確處理與群眾之間的關系,才能把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自己周圍,引導、教育、組織群眾為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而奮斗。 15.什么是“兩個務必”? 答:“兩個務必”是指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16.群眾路線的司法價值是什么? 答:群眾路線的司法價值是為了防止司法審判工作脫離群眾、脫離國情,司法機關需要依據(jù)司法審判活動的實際,對這一產生于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工作路線進行必要的創(chuàng)新。 17.群眾路線的司法思維是什么? 答:群眾路線的司法思維,其實質在于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法律權利,“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需求”。 18.群眾路線活動的切入點是什么? 答:群眾路線活動的切入點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 19.中央八項規(guī)定要求有哪些? 答:(一)中央政治局全體同志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jīng)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干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不張貼懸掛標語橫幅,不安排群眾迎送,不鋪設迎賓地毯,不擺放花草,不安排宴請。 (二)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嚴格控制以中央名義召開的各類全國性會議和舉行的重大活動,不開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會,未經(jīng)中央批準一律不出席各類剪彩、奠基活動和慶祝會、紀念會、表彰會、博覽會、研討會及各類論壇;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三)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fā)可不發(fā)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fā)。 (四)要規(guī)范出訪活動,從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發(fā)合理安排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定乘坐交通工具,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 (五)要改進警衛(wèi)工作,堅持有利于聯(lián)系群眾的原則,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六)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jù)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shù)量、字數(shù)、時長。 (七)要嚴格文稿發(fā)表,除中央統(tǒng)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fā)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八)要厲行勤儉節(jié)約,嚴格遵守廉潔從政有關規(guī)定,嚴格執(zhí)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guī)定。 20.廉潔文化的含義是什么? 答:廉潔文化是從政的思想和道德、從政的社會文化氛圍、從政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和社會公德。廉政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理論和思想的新發(fā)展、新探索,它的核心價值是清廉為民做事。 21.黨的作風建設的內容包括哪幾方面? 答:黨的作風建設的內容包括: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干部生活作風。 22.思想作風建設的內容和特征? 答: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所形成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是黨的思想作風的主要內容和主要特征。 23.什么是學風? 答:學風是指學習的風氣、學習的風格、學習的方式等。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我們黨一貫倡導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學風。學風問題也是黨風問題,是關系黨的興衰和事業(yè)成敗的一個重大政治問題。 24.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答: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是黨的工作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 25.黨的領導作風的核心是什么? 答:黨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三大作風”,是黨的領導作風的核心,貫穿一切領導活動之中。 26.干部生活作風的內涵? 答:生活作風是干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模式,是干部的思想品質、道德觀念、文化素養(yǎng)和行為方式等日常生活中的綜合反映,是一個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 27.群眾路線的基本內涵是什么? 答:為民、務實、清廉。 28.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要求為民、務實、清廉,為民指什么? 答:即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思考問題和開展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29.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要求為民、務實、清廉,務實指什么? 答:即求真務實,出于對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高度負責,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堅持重實際、鼓實勁、求實效,不圖虛名,不務虛功,扎扎實實地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和工作落到實處。 30.中國共產黨對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要求為民、務實、清廉,清廉指什么? 答:即嚴于律己,廉潔奉公,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堅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 31.教育實踐活動要解決哪三個思想認識問題? 答:解決“依靠誰”“為了誰”“我是誰”的認識問題。 32.官僚主義的定義和表現(xiàn)形式是什么? 答:官僚主義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做官當老爺?shù)念I導作風。如不深入基層和群眾,不了解實際情況,不關心群眾疾苦,飽食終日,無所作為,遇事不負責任;獨斷專行,不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主觀主義地瞎指揮等。有命令主義、文牘主義、事務主義等表現(xiàn)形式。 33.享樂主義的突出表現(xiàn)是什么? 答:享樂主義有多種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是:在精神狀態(tài)上,思想空虛,精神萎靡,貪圖安逸,不思進??;在價值取向上,把個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在工作態(tài)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責任,得過且過;在公務活動中,講排場、比闊氣,鋪張浪費,不重實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貴族化”,吃喝玩樂,沉湎于花天酒地、聲色犬馬。 34.如何保持黨的純潔性? 答:一是思想上要純潔;二是政治上要純潔;三是立場上要純潔;四是作風上要純潔;五是行動上要純潔。 35.什么是整風? 答:整風即整頓黨的作風。是在全黨范圍內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解決黨內思想矛盾的一種形式,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集中對黨的領導機關的干部或黨員的思想和工作作風進行的全面整頓。 36.整風精神的涵義? 答:由一系列具體精神和思想原則組成。一是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用理論武裝頭腦的精神;二是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精神。我們黨歷次成功的整風都把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作為重要指導原則和目的;三是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精神。 37.批評和自我批評概念? 答:批評是指對別人的缺點或錯誤提出意見;自我批評是指政黨或個人對自己的缺點或錯誤進行的自我揭露和剖析。 38.何為民主生活會? 答:是指黨員領導干部召開的旨在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組織活動制度。民主生活會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 39.開門搞活動的內涵? 答:就是要敞開大門,把群眾請進來,讓所有群眾都有機會參與,而且是全程參與進來。一點兒也不掖著藏著,毫不保留地展現(xiàn)在人民群眾的面前,依靠人民群眾,做到集民策、聚民力。 40.黨群關系是指什么? 答:從宏觀上講,就是政黨與群眾的關系;從微觀上講,是指政黨與組成社會的各個團體、公民、選民以及自治性組織的關系。 41.什么是黨密切聯(lián)系群眾? 答: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群眾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體的利益出發(fā);堅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并堅持把這些原則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 42.社情民意的概念? 答:社情民意是指社會生活的基本情況和人民群眾的意見愿望。 43.網(wǎng)絡民意是指什么? 答:網(wǎng)絡民意是指依托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基礎,以網(wǎng)絡為平臺,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上論壇和社區(qū)、博客等手段自由發(fā)表評論和意見,聚合某種愿望和訴求,從而形成的一種新興民意。網(wǎng)絡民意是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支撐下的一種新的民意表達方式。 44.十八大提出的“四大考驗”是什么? 答: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 45.四群教育包含哪些? 答:群眾觀點教育、群眾路線教育、群眾利益教育、群眾工作教育。 46.十八大提出的“四大危險”是什么? 答: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47.習近平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于四個自我,“四個自我”的內容? 答: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48.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6月18日重要講話精神指出要做到“四個一”,“四個一”指什么? 答:認識高一層、學習深一步、實踐先一著、剖析解決突出問題好一籌。 49.十八大提出的奮斗目標“兩個一百年”是指什么? 答:一個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是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 50.解決黨員教育的總開關問題是指什么? 答:把宗旨意識、群眾路線真正裝到心里去,始終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51.改進作風要做到“五個反對”,五個反對是什么? 答:帶頭反對本本主義,端正良好學習風氣;帶頭反對官僚主義,堅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帶頭反對形式主義,務求取得實際效果;帶頭反對享樂主義,保持艱苦奮斗精神;帶頭反對奢靡之風,弘揚勤儉節(jié)約傳統(tǒng)。 52.如何開展好群眾路線的教育活動? 答:第一、要把學習教育擺在突出位置;第二、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開展活動;第三、要聚焦解決“四風”問題;第四、要以整風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第五、要保證作風建設常態(tài)長效。 53.
上一篇:董 沂峰同志在全市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下一篇:中共中央政治局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規(guī)定
|